研究方向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技术
*水处理剂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制定
*新型功能化纳米气体分离材料(PCP、MOF及膜分离)设计与产业化制备
*新能源、芯片和电子行业高纯化学品制备与刻蚀过程清洁生产成套技术与装备
*刻蚀无机酸的全过程资源化与成套装备(氢氟酸、硝酸、磷酸、硫酸和盐酸等)
*铝灰的全链条资源化及水处理剂制备技术和装备
*新能源、煤化工含氟废水废渣资源化、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以及贵金属的回收技术
*含铝废弃物(粉煤灰/赤泥等)的高价值利用
*固态电池的设计与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
*非洲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及南南合作机制研究
研究方向和定位
30年来主要从化学分子结构到材料设计,将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解决环境和工业领域资源循环问题为导向;同时将资源循环-水处理化学品产品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引领技术发展,为市场提供良好的绿色解决方案。最近将这一方向拓展到超支化聚合物纳米吸附功能化材料,在水的深度处理、工业循环水处理,新能源电池材料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自2000年以来已经主持70多项科技部、上海市、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以及工业界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多篇,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15项。成果转让给全国60多家公司进行产业化应用。近年研究成功新能源材料的清洁生产技术,例如氟化氢气体的分离与利用、贵金属的回收、高纯导电剂清洁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产业化应用,实现了上述资源的高效利用。曾两次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2004年开始,在联合国环境署、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的支持下,从事非洲水资源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非洲和亚太地区,水资源管理官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同时推广新型水处理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环境管理人才。2011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合作,共同发布《非洲水资源报告》。2011-2014年担任联合国环境署-中国科技部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2012年里约峰会期间,与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先生共同发布了《绿色经济报告》中文版。2015年3月在开罗非洲环境部长会议期间与环境署非洲司司长穆凯拉先生共同发布了《中国-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成果报告》。2024年在全球环境部长大会期间,与联合国人居署非洲司司长奥马尔先生共同发布《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城市供水:来自南部非洲和中国典型城市的经验》报告。2024年在中非气候与环境论坛上,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了《中国和非洲固体废弃物对比研究,以上海和拉瓜斯为例》,将上海在废弃物分离和资源的技术通过联合国平台推广到其他国家。 30多年来积极推动水处理化学品和应用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的同时,在科技部和联合国支持下,将水处理新技术推广到一带一路和非洲国家。
2004年开始从事气候变化政策,2009年首次发布了第一个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报告--《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研究》。2014年在国家气象局的支持下,与上海气象局合作建立了《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技术的实施和推广。
在环境教育方面,20多年来积极推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工作。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2004年创立了亚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项目,目前已经持续20多年,覆盖了亚太地区,很多成员成为各国环境领域的领导人。2006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和亚太大学联盟合作,共同建立了东瀛竞技官方登录入口“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硕士学位项目”。 在2013年全球环境教育大会上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和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先生的高度评价。2015年在商务部支持下,创建了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硕士项目,并担任负责人。迄今该项目已经培养超过104个国家的859名硕士与博士留学生。
2009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起建立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大学联盟(GUPES, 现在YEA),推动中国高等环境教育模式的推广。由于在中非环境合作和教育方面的出色工作,2013年获得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2014年赴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内罗毕工作,担任南南合作特别协调员。2016年入选为央视、科技部、商务部等选为“中非合作一甲子60位典型人物-水的使者”,并多次被新华社和央视报道。2020年入选非洲科学院院士。2023年与联合国人居署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联合国人居署-东瀛竞技官方登录入口合作伙伴-非洲气候与环境研究院”, 2024年研究院正式挂牌,并主持了第一届中非气候与环境论坛,推动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环境管理领导力建设。